8年前,在团风县城西北方向6公里,诞生了一个新村庄——黄湖新村。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面积最大、人数最多的移民安置点,874户3700多名村民全部从十堰库区千里远徙而来。
环境改变,老营生无以为继,仅靠人均1.5亩土地,如何稳得住能致富?这是黄湖新村移民搬迁后的担忧,也是中线工程200个移民村34.5万人的共同难题。
如今,黄湖新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迁移前的2010年不足4000元增加到8000余元,60%的家庭买了小汽车,村集体收入过20万元。
变化从何而来?7月上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探访。
移民变成上班族
黄湖新村地处平原,移民耕种的土地由省司法厅直管监狱黄湖农场让出。政府为移民新建了874套欧式小洋楼,每户移民都有一套,有序分布在四横三纵的街道上,集贸市场、小学、老年活动中心和汽车客运站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俨然就是一个城市社区。
社区虽好,但与移民原来的山村环境差别巨大。房前屋后无山无林,原来种果树养牛羊的生计都没了,靠什么养家?64岁的村党总支书记赵久富说,政府的思路是跳出土地找饭碗,一户培养一名产业工人,让工资性收入成为移民增收的主渠道。
团风县经济开发区距黄湖新村6公里,这里钢构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县镇两级政府通过技能培训,帮助800多名青壮年移民找到工作。“一个月收入四五千元,骑摩托车上班只需十几分钟,晚上可以回来照顾家里。”移民张先刚在鸿路钢构公司上班6年,很满意这份工作。
走进黄湖新村嘉恒服装厂,只见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家门口上班,挣钱守家两不误。”3年前,40岁的李昌荣培训合格后,在这里缝制防静电服,每月3000元工资。嘉恒是村里引进的3家企业之一,100多名妇女在这里就业。
目前,1200多名移民变成“上班族”,平均每户移民家庭有一人以上在家门口就业。
荒田变成风景
年纪大的移民不适合进厂,大多靠种田维生,但山里人不太擅长种水稻,产量低不挣钱,一度出现大量抛荒田。
69岁的王元衡搬迁前在家里养猪,在山上种橘,还在河滩地上种庄稼,一年能挣一两万元。黄湖新村实行城镇化管理,不允许饲养牲畜,6亩水田种不出效益,常常需要子女补贴过生活。“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从农田里‘刨岗位’。”2014年,团风县政府牵线,武汉老板吴从生成立团香集团,与黄湖新村共建团香田园综合体。该项目总投资10.27亿元。过去4年,团香集团流转黄湖新村6500亩土地,开发精细农业、创意农业,移民除获得每亩每年500元流转费外,还可到公司打工。
创意农业如今成为黄湖新村的亮点。“过去种谷卖粮,现在‘种’风景卖门票。”团香集团精心打造的一块彩色稻田,引来众多游客参观。种植前,先请创意公司根据田块尺寸设计图案,再参照十字绣的方法在田块插竿牵线“绘出”图案轮廓,轮廓内手插紫色或黄色秧苗,轮廓外机播绿色秧苗作为背景。仅靠门票收入,每亩田的效益就提升了80元。“每月工资2000多元,加上自家6亩土地3000元的土地流转费,一年有3万元的收入。”王元衡笑得合不拢嘴,不再想迁回老家。
像王元衡一样,黄湖新村有200多中老年移民在团香田园综合体从事生产管理、园区清洁等工作。根据规划,团香田园综合体2020年全部建成后,可实现产值2.19亿元,带动1200名黄湖移民家门口就业。
好日子还在后头
“樱桃收尾后,蓝莓接上茬,马上火龙果也熟了。”每到周末,黄湖新村水果采摘园格外热闹,带着小孩体验采摘游的城里人,一批接着一批。团香田园综合体负责人王杰介绍,自去年开园以来,已接待游客逾40万人次。今年春天举办的田园风车音乐节,10天时间迎客5万人。
游客越来越多,不少移民寻思着办农家乐、副食店。去年,在广东打工的刘军回到村里,把家里的房子拾掇装修成农家乐,一年收入达到10万元。如今,已有6户移民在村里办起农家乐。“村里刚争取到上级帮扶资金800万元,准备与企业共建20个农事体验区,游客来了可赏可玩。”据介绍,该村未来重点发展观光农业,引导移民向第三产业转移,让更多人在家门口“生财有道”。
移民王浦利夫妇瞄准商机在村里开了副食店,每月营业额五六万元。移民刘金华参加村里办的种养培训班,学会种蘑菇,一年能赚十几万元。移民郭清个人投资兴建客运物流服务站,为电商下乡打通“最后一公里”,年营业额过百万元。
村支书赵久富对黄湖新村的未来信心满满:“我们的日子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