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的霍林河,气温已降至零度以下。这里是内蒙古东部,地处霍林郭勒市,向东与吉林毗邻。再往北行50公里,就是电影《狼图腾》的拍摄地。
由南向北驱车行至距霍林郭勒约20公里处,随处可见大风车嗡嗡旋转。
就在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应运而生。自2012年起,国家电投蒙东能源(以下简称“蒙东能源”)在原有煤、电、铝产业的基础上,以“上大压小”方式新建2×35万千瓦燃用褐煤自备电站,充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资源建设30万千瓦风电场,并完善配套局域供电网、风火互补的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并在当前煤炭寒冬、铝价低迷的背景下,不仅实现了逆势发展,而且还实现了风电大比例消纳,绿色循环经济效应开始显现。
产业集群效应
霍林河因煤而兴,有“塞北煤城”之称。
而蒙东能源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以下简称“霍林河示范工程”)所利用的煤,是平均热值在2600-2800大卡的劣质褐煤。考虑到褐煤露天堆积易引发自燃并污染环境,蒙东能源决定转变煤炭利用策略:利用这部分劣质煤,供火电发电炼铝,形成“煤—电—铝”产业链;中质煤则供给附近坑口电厂,优质煤再向外运输销售。这样一来,基本上实现了对煤炭利用的“吃干榨净”,回采率达到95%以上。
作为霍林河示范工程的一部分,劣质褐煤变废为宝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通过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备局域电网的智能化,将风电纳入到该智能局域电网中,大比例消纳风电使高耗能电解铝产业实现了清洁发展。
截至目前,霍林河示范工程形成了年消纳劣质褐煤1000万吨、180万千瓦火电、30万千瓦风电、81万吨电解铝产能的“煤-电-铝”产业集群。
近年来,受产能过剩影响,铝价一路震荡下跌。截至11月4日,铝价年内跌幅达19.9%,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年内跌幅。
但霍林河示范工程铝业板块仍实现了销售同比增加。“我们认为,电解铝是受市场供需影响的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需求过剩。”蒙东能源董事长刘明胜告诉记者,“尽管发展电解铝的初衷是为了消化劣质煤,但同时也是考虑到了其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意义,况且铝制品消费仍以每年200万吨以上的速度在增长,高端铝更是未来发展方向。”
循环经济之于电解铝板块的价值,体现在其通过局域电网自主供电而降低的成本上。据蒙东能源副总经理王铁军介绍,与2013年霍林河示范工程投产前相比,预计2015年全年供电单位全成本完成0.21元/千瓦时,降低0.0636元/千瓦时,吨铝用电成本降低868元,供电总成本降低7.3亿元。
“绿色”逆袭
变革一直都在发生。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政策陆续出台,蒙东能源也提出了为“煤—电—铝”产业链注入“绿色”的发展思路——将风电和光伏也纳入该系统。
截至目前,霍林河示范工程已建成30万千瓦风电,规划建设80万风电和20万千瓦光伏电站,一并接入到其自备智能电网中。
由于风光发电的间歇性,如何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及时消纳本就是一个巨大难题,再加上电解铝生产“一旦开起来就不能停”的特殊性,对电网调度的智能化水平要求更高。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平均弃风率达到15.17%,创弃风最高纪录的吉林省更是高达42.96%;弃光时代也正在来临,今年上半年全国弃光率在10%左右,其中甘肃和新疆分别高达28%和20%。
而霍林河示范工程,则得益于其灵活的自备智能局域电网,通过实施风—火互补调度,风电年发电量达到10亿千瓦时以上。蒙东能源霍煤鸿骏电力分公司总经理兼电力监控指挥中心主任吴岩告诉记者,截至10月底,30万千瓦风电利用小时数已达到2656小时,在局域电网中的渗透率已达38.25%;预计2015年,风电利用小时数在3400小时左右,比蒙东地区风电利用小时平均水平高出一倍还多。
蒙东能源副总经理刘建平告诉记者,通过这一实践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含可再生能源的孤立电网的运行控制技术及示范”,已于今年8月通过科技部验收。该课题通过智能局域电网风火互补运行的探索,为风资源丰富地区大比例接纳风电、减少弃风总结了经验。
谋变还在继续。据悉,未来蒙东能源还计划将利用露天煤矿闲置的排土场建设31.6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将全部纳入到智能局域电网中。
蒙东能源“绿色”逆袭以来,较之前每年减排101.50万吨二氧化碳;其中吨铝碳排放由2010年的16.39吨下降到2014年的13.91吨,降幅15.13%。远期随着示范工程清洁能源比例的进一步提高,预计年减排量将达到289.82万吨。一旦“十三五”期间全国碳交易市场形成,还将为蒙东能源节省一部分成本。此外,其热电联产机组替代当地低效率小锅炉40多座。
胡学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