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好门好窗!
装配式装修大势来袭 传统家装公司如何接招?
时间:2021-04-07 | 来源:窗博城 | 阅读量:3365 次

 

文|张辉

优居新媒体&腾讯家居独家专稿

{38771F96-87B4-0643-D9F9-833A0EFF918F}.jpg

        4月8日零时,封闭了76天的湖北武汉正式解封,全市75个离汉通道管控卡点撤除。在封城的这76天里,武汉发生了太多故事,而其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兴建、投入使用并吸引全球目光也成为了此次新冠疫情的标志性事件。

        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中建三局参照2003年抗击非典的北京小汤山模式筹备兴建火神山医院,两天后雷神山医院开始筹备。2月2日,火神山医院交付,从筹备到交付历时十一天,六天后雷神山医院也交付使用,全程历时十五天。

        “装配式”一词也随着火神山、雷神山的神奇竣工速度飞进入了千家万户。

        招架不住的大势

        在2019年年末,笔者曾经预测过2020年装配式装修会迎来新的发展周期《装配式装修2020年是否会迎来爆发?》,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从很多方面都提前印证了笔者之前的预测。

        首先是装配式建筑的高效、快速、环保等优点深入人心、“挥之不去”。之前装配式建筑的诸多特点大多还是局限于行业内部,不为大众所知。而火神山、雷神山的快速兴建、投入使用、对抗疫情发挥重要作用这样的全程实物、实景宣传,为装配式建筑的大众普及起到了普通宣传、传播根本达不到的深度、广度。也为日后,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清理了思想障碍、铺设好了前路。

        在笔者的上一篇文章《装配式装修2020年是否会迎来爆发?》中,笔者也提到过人力减少是装配式装修未来会日益成为装修主流的重要推动因素。而此次疫情到目前为止对于重人工行业,包括家装行业在内造成的巨大冲击,使得所有业内人士都在向减少、防控再次出现同样风险的方向思考。

        正月十五后在往年是装修工人常规的返工期,但根据人社部的数据,今年的返岗复工农民工比例只有60%(3月8日数据)。即使是目前湖北解封,各地也仍有很多住宅小区戒严。人员支出、工期拖延、现金流断裂种种风险堆积,成为了众多装企不可承受之重。

        而本就因为节省人力而出现的装配式装修累加上疫情导致的防控风险因素,让装配式内装在这个疫情期间成为C位也就无可厚非了。

        3月23日,家装施工平台工汇有活近期完成新一轮5000万元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某头部地产商,该地产商作为项目的孵化方也参与了此前多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完善施工管理PaaS平台、工人运营以及拓展变现途径。工汇有活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为装修行业提供装修施工服务的互联网平台。

        家居建材供应链平台中装速配已于3月初完成5000万元B1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元璟资本领投,老股东万融资本追投,极值资本为独家财务顾问。中装速配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做建材主材供应链的公司,至今已完成4轮融资,最近一次融资时间为2019年9月。

        在实体的冬天,资本的荒漠中,装配式装修(供应链)企业们一枝独秀,逆势得到上游助力,侧面也印证了随着时间的演进,行业前瞻的目光投射在了哪里。

        另外,新冠疫情对于国人的最明显影响,除了人手一只口罩,无形当中整体的环保、清洁观念、意识无疑也上了一个台阶。而传统装修过程中的废水、废气(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自 2013年以来持续上升,2017年达到 23.8亿吨,占城市垃圾的 30%-40%)、辅材浪费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演变当中也会越来越不合时宜,再加上国家环保监管的日趋严格,十九大报告强调绿色生态发展和质量效益提升,绿色发展理念铸进房子里,资源要得到节约,环境得到优化。各个省市地区均颁布了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的相关治理方案,建筑施工环保要求不断提高。装修行业的整体作业环境升级改善,流程可视、可控、工业化也将会是随着社会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

        大树底下好乘凉

        在2020年一开年,借由新冠疫情导致的社会大环境、家装行业环境的剧烈变换,装配式装修的优势、未来发展的必然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当下的耀眼不是一时所就,而是藉由过去的铺垫以及未来的走势共同趋成。

        装配式内装归属于装配式建筑的大分类下,也经常被建筑商涵盖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以内,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目前也将一部分装配式内装容纳在自己的交工之内,但如果展开此部分文章将太过冗长,故以下只针对装修公司表述装配式内装。

        装配式内装因为先天的基因,尤其借到了装配式建筑的东风。

        因为劳动力紧缺、环保趋严,从政府层面装配式建筑近年得到了极大的重视,目前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均已发布文件表示在未来10年内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并制定了工作目标和政策支持(用地支持、财政补贴、专项资金、税费优惠、容积率、评奖、信贷支持、审批、消费引导、行业扶持等10小类;税费优惠政策超过90%;用地支持、财政补贴和容积率均超过50%)。

        受益于国家政策推动,2018年我国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达2.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1%(占新开工面积13.9%)。中性预测下,预计2020~2021年国内新开工房屋面积为19.5、19.1平米,假设装配式建筑占比为20.5%、23%,对应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分别为4.0亿平米和4.4亿平米,按每平方米造价2300元计算,2020~2021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分别可达9200亿元和10000亿元(建筑整体建安工程造价,含非装配式建筑部分)。

        2016年以前,政府政策其实还主要停留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上,“重结构、轻内装”,但是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全装修中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2017 年住建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中明确推进建筑全装修及菜单式装修,提倡干法施工,减少现场湿作业;2018 年《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通过打分体系予以内装部品化明确权重。

        装配式内装在装配式建筑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实际施工量通过这几项政策得以确立和保证。

        如何搭上这班快车

        有一些装配式装修的从业者在这一两年都发出过感慨,装配式装修已经成为风口,入场者越来越多。如前文所见,即使是大环境凋零,装配式内装行业仍然生机盎然。而在这次疫情中受到重创的诸多装企,很多也萌生了转轨装配式内装的念头,但究竟如何潮头借势,实现企业升级迭代呢?

        首先从资质层面,目前行业并无特殊资质要求,可以说只要是装企有意转型并无这方面大的阻碍。

        其次,在入场时机方面。

        目前我国装配式内装正值大量入局者鱼龙混杂期,而根据日本的经验,上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公共建设计划大规模推动,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叠加婴儿潮的影响为住房市场带来大量的结构性需求和劳动力供应。60 年代,快速发展的装配式内装因入门门槛低,导致进入厂家太多发生价格竞争以及质量控制能力缺乏的现象。到1965年左右装配式内装成本不断上涨、工期延误、建筑水平低下等短板越发明显,日本政府为此牵头成立了“轻钢结构建筑协会”、“预制建筑协会”等行业组织,开启了预制构件和住宅部品的标准化建设工作。

        由此,在政府的规范化下,70年代日本装配式内装开始进入了整固期,头部效应、高端化趋势也渐渐显现。截至 1974年,日本装配式住宅领域 CR4(按份额排名分别为积水、三泽、大和、National 住宅建材(即现在的松下营造))四家占据了 71%的市场份额。 80 年代中期,满足日本政府装配式建筑要求的住宅占竣工住宅总数比例已增至 15%-20%(日本关于装配式建筑认定较为严格,实际比例应大于政府数字)。

        从以上日本装配式内装的发展经验来看,我国目前其实正值入局装配式内装的好时机,一方面市场仍留有窗口期给企业摸索模式,建立技术、市场优势,另一方面行业正在逐步规范化,会大浪淘金给与真正有担当、善于学习修正的企业以合理的市场空间。

        最后,在介入装配式内装的切入点方面。从市场定位来看,需求集中度与标准化程度高的B端市场包括工装市场、长租公寓以及酒店等,仍将会是近几年装配式内装的主要应用领域(参见《装配式装修2020年是否会迎来爆发?》)。在C端,老旧小区轻改造是目前看到的比较精准的装配式内装市场,效率高、工期短、环保、快速入住的局部装配式内装特点很好的迎合了旧改业主的“刁钻”口味。

        另外,从装配式内装全产业链角度,单个部品部件的研发因为门槛低其实已经成为了目前众多传统装企、新创公司入局装配式内装的第一扇大门,但是门槛低相应所可能导致的恶性竞争也是参与者们所需要警惕的。自主设计、研发,生产出真正满足用户、市场需求的部品部件可能将是决定现阶段这部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而对于有实力覆盖全产业链的大型企业,已经布局是极大的可能,面对新兴挑战者,大企业可以利用好规模、资本优势,向上下游延伸,运营起全产业链,提升效率、利润、知识产权专利壁垒,加固、扩大企业优势。

        根据建筑装饰协会的数据,包括公装、精装、个人家装在内的三大装饰领域总产值已达4万亿,但过去受制于传统手工工艺,行业产能一直难以均质化快速扩张,极大的阻碍了行业集中度提升。而目前借由装配式建筑的东风,装配式内装的渗透率快速提高可以预期,这样难得一遇的成长期,参考历史同业经验推论行业集中度也提升的可能性很大,抓住机遇的企业实现崛起抑或扩张也是应有之意,而无法在变革时期实现迭代更新的企业未来面临更大挑战的概率也大大加大了。To be or not to be ,变或不变,主动变还是被动变,一字之差可能日后就会差之千里。

        声明:本文为优居新媒体独家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相关观点仅代表优居新闻媒体一家之言,我们力争做到真实、客观,且具有建设性,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涉及相关数据均为第三方公开数据。

文章来源:优居新媒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改正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