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知朋友中,我是第一个知道《罗辑思维》的人。在那个优质公众号匮乏的年代,老苗向身边大量的朋友推荐过《罗辑思维》。
同时,老苗的文章中也经常用《罗辑思维》的成功作为营销案例,还会引用些从罗胖那里听到的观点,比如“国民总时间”,比如“不变的东西比变化的更重要”,可能原创并不是他,但至少我是在他那里先听到的。
前段时间《罗振宇的骗局》刷屏了,身边很多人都有共鸣,后面出现转机,原作者说被人篡改了原意,事件才算过去。作为一个从事营销工作的罗粉,老苗觉得有必要从营销角度说点自己看法。先给罗胖洗洗地,再黑黑他,尽量做到四面树敌,把罗粉和罗黑都得罪光。
我不是罗辑思维的会员,却是罗振宇产业的浅度消费者,听过不下50次的《罗辑思维》视频,买过罗胖的几本书,还在《得到》上给自己上小学的儿子订过《老浦识字》,儿子听的很不满意,就又订了《儿童博物学》,现在儿子听的很嗨,那就听下去,哪天要是不爽了,不听就是了,但我不会因此觉得罗振宇是骗子。
在《罗振宇的骗局》刷屏之前,罗胖的质疑声就很多,大概归为以下几类:
1、罗振宇提供的是“二手的知识”,就像别人已经嚼过的饭或者嚼过的口香糖,没有什么营养没什么味道。
2、消费了知识付费的人并没有因此得到提高:思维没有升级,能力没有提升,薪水没有涨,反倒因此多增加了许多焦虑,甚至因此疲惫不堪。这是罗辑思维最被诟病的地方。
3、碎片化学习不值得提倡,更应该进行系统化学习。
4、所谓知识付费是大忽悠。现在的知识付费被吹成了风口,被神话了。
5、罗就是商人,说的东西广告味太浓,为了利益啥都说。
那老苗就跟看官们挨个扒一扒,尤其是关于罗是不是骗子,还有知识付费的事。
虽然“嚼过的口香糖”的比喻很生动,很能煽动人,但所谓“二手知识没营养”,在逻辑上还是站不住脚的。
知识号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小到我们的生活常识,大到高大上的相对论,基本没有那样知识是百分百原创,总是跟前人的总结、创造有关。
而解读知识,难免也会带上自己的角度和看法,有可能带给人新的启迪,当然也有可能遗漏了真正重要的东西。这跟解读人水平有关,比如老苗觉得易中天《品三国》就很有意思,而于丹讲《论语》就很“鸡汤”。所以一味强调二手知识像“吃别人嚼过的”是有些矫情的。
《罗振宇的骗局》中最让人共鸣的是那个叫“刘刚”的例子:一个“知识焦虑症患者”,通过“知识付费”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反倒更加焦虑。
这事归罪于罗胖,有点表错情了。焦虑者恒焦虑,以前他们缓解焦虑的方式可能是成功学、学英语、跑步、练气功,现在又多了一个手段,所谓知识付费而已。
看书也好,听培训也罢,还是听得到的“知识付费”,对于你最大的帮助只可能是获取信息和启发,离真正的能力提高和获取技能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单手托球,另一只手扶住,置于身前,上臂和小臂呈九十度,眼睛盯着篮筐上方。从腰腹开始发力,用上臂和小臂力量将球推之最高点,手腕集中发力,用手指将篮球拨出。球投出后,呈向后旋转姿态向前飞行”
上面这段话,是关于篮球投篮教学的几乎所有基础知识了,请问您知道了这段话后,离成为一个神投手还有多少距离?
答案很简单,您知道这个知识跟成为神投手几乎一毛线关系都没有,因为成为神投手需要的是几十万次、上百万次的有效投篮练习。
同样,哪怕你啃完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大部头,并不会对你的营销技能带来质的提升。听完马云的系列讲课,也不会提高你创业成功的几率。凭什么听了罗振宇的课,订了得到的知识付费,就希望能够脱胎换骨,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呢,否则就要骂罗胖骗子呢。
提高能力和技能的唯一途径是有效训练,行为学上有个名词叫做“刻意练习”,有个粗放的定律叫“一万小时法则”。
网传蓝翔校长荣兰祥有句名言:
“你学挖掘机就把地挖好,你学厨师就把菜做好,你学裁缝就把衣服做好。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
这么扯的一句话在网络上却很有市场,因为我们见过太多的大学生,甚至已经工作了多年的,却依然身无所长,其创造价值的能力远不如开挖掘机的、会炒菜的等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其社会竞争力自然也不高。
博学、思维深度、眼界、格局、视野等等,这些很重要,但往往并不能直接给你带来变现。真正能让你学以致用的是你的技能和能力,这些罗胖不能带给你,任何人都不能带给你,只有自己通过有效练习才能达到。
同样,看“老苗撕营销”也不能提高你的营销能力,能够给看官们一点思路上的启迪我就觉得很满意了。如果你指望看我的文章直接提高营销技能,那一定会失望,即便你看科特勒也不会达到这个期望。如果我是收费内容,相信也会有不少人骂老苗是骗子。(后台还真有类似留言,觉得看了老苗撕营销貌似很厉害,但实际没用,不是在文章下留言,否则就放出来让大家看看了)
至于碎片化学习和系统化学习的争论,老苗觉得完全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如果你是个系统思考的人,有系统知识结构的人,碎片的学习时间、碎片的信息,都会对你系统学习有帮助。马桶上放本书,学到的东西照样能系统化。反之,你就是接受系统的培训,得到的也只是一鳞半爪的。
好,洗地结束,下面开黑。罗胖有那么多的质疑声,而《骗局》的那篇文章反响又是如此热烈,除了一些人表错情,罗胖身上真有不小问题。
从“你身边的读书人”到坦陈“我就是个商人”;从付费会员到卖书卖月饼,到社群营销,最后扎根到现在的“知识付费”;一开始罗胖自己死磕60秒、每周一期的视频节目、跨年演讲,现在又开始“去罗胖化”。罗振宇在创业道路上做了很多值得称道的尝试,可能由于定位和模式的多变,罗振宇说过很多自相矛盾的话,但每次都是振振有词,给人一种“横竖都有理”的感觉。
比如早期倡导U盘化生存,大谈市场化的各种作用,无所不能;后面做大了,估计是担心政治风险,又开始强调国家集中力量做大事的好处。早期鼓励大家创业的时候,跟大家说不要有存量思维,反复说自己把北京的房子卖了,后面又说“我半年后把房子又买回来了,难道还要告诉你吗?”
这种例子很多,罗胖对此的解释是:“对创业者来说,最重要一条:甭管听谁忽悠,你的责任你自己负,因为,别人不会把他选择的所有维度参数都告诉你。”
这句话是对的,但打碎了罗胖在原有粉丝中可信赖、有情怀、亲切甚至贱萌的可爱形象,变得冷酷而狰狞。
第二,在老苗看来。所谓的“知识付费”仅仅是个概念,罗振宇就是个文化商人。
知识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共享,而赚钱的基本逻辑则是垄断。做营销的讲究定位,在消费者心智阶梯中占据一个地位,本质上也是垄断。
而打着“知识付费”旗号的产品,得到也好知乎也好,并不提供通过其它方式得不到的知识内容。它跟传统的图书、杂志发行、出版、音像制品发售没啥本质的区别,只是形式上不一样而已。
身边有朋友说的好,“看罗辑思维,听得到,我都是当娱乐节目看的。”我觉得这才是“知识付费”的正确打开姿势。
但“知识付费”的概念,给了用户花钱把知识买到的感觉,客观上造成了用户的期望值提高,结果却是交了智商税。就像同样是褪黑素,用“脑白金”的概念就能卖的更贵一样。
第三,罗辑思维的营销手法,太像传统的“保健品”了。
保健品抓的是“老年人的怕死,女人的臭美,男人的心虚”,而罗胖抓的则是“现代人的焦虑”,罗辑思维在宣传中充分利用了保健品中常用的“恐吓诉求”,尽可能的放大这种焦虑,而在产品宣传中则明示和暗示可以帮你解决这些问题。
打开现在罗辑思维的公众号,到处都是“顶尖学者”,“名家大课”,“权威学科带头人”,类似“错过XX你就亏大了”的惊悚标题,以及“节约两倍笔记时间,节约三倍以上学习时间”的承诺。
一种“八金八钻”“候总”的既视感扑面而来。吃相确实有点难看。
作为互联网时代第一个成功的文化商人,罗振宇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他在获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非常多精彩的内容。而我们要做的是,不管是谁,都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思考。
最后,吐槽一下《罗振宇的骗局》事件中罗胖的公关。
罗胖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引用了一个叫刘润先生的评价,说这和自己看法一样。
而那位刘润的评价又是啥呢?
“不值得讨论。写这篇文章的人,放在20年前会写《读书无用!做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放在10年前,会写《MBA无用!读完总裁班后,公司终于倒闭了》。”
这个公关很糟糕,傲慢不要紧,怕的是傲慢又浅薄。既然罗胖觉得“不值得讨论”,不发出任何声音也是一个办法,显得很有逼格,也会让罗粉们很有面子。
如果要回应一定要掷地有声,罗胖的选项显然错了。那位刘润先生应该没看或者没看懂那篇《罗振宇的骗局》,那篇爆文中丝毫没有“知识无用”论调,而刘先生用了个抖机灵的类比推理,却打错了靶子,这就有点“猪队友”了。作为一个罗粉,老苗也表示有点尴尬。